第(2/3)页 第二轮谈判才加上了阿根廷央行行长,德雷顿·莱赛尔,这位阿根廷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央行行长,其实管理着众多银行,还参与过多家国家银行,证券交易所的的组建。 他主导的阿根廷银行体系,目前监督管理15家大型国家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,为后续结算框架奠定基础。 第三轮谈判加入一个副总理大臣安东尼·托克维尔,这是科恩内阁的二号人物,代表了圣赫塞的最高意志,也能够全权负责谈判。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,阿根廷体现了自己的价值,美利坚也就愿意给一点投资看看。 第四轮谈判,这次加了阿根廷各大银行,这时候谈判已经进入中后期,这是基本的结算问题,各大银行也已经很有经验,不管是汇入,还是汇出,都需要一定的框架,不然不就跟地下黑市一样,阿根廷银行外汇联盟因此成立。 联盟作为半官方机构,直接向阿根廷央行汇报,享有外汇结算垄断权。 阿根廷从封闭经济转向全球贸易体系,急需建立规范的外汇结算机制,这些银行具备很丰富的经验。 这次谈判主要是细节上的谈判。 第五轮谈判,加上了弗朗迪西总统还有各大商业集团,谈判大方向已经基本确定,后续的谈判就是各种扯皮和意见了。 阿根廷通过一点点加筹码,突破了货币基金组织人员的围剿和封锁,也与世界银行进行了磋商。 虽然地位不平等,但阿根廷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在南美,拉美地区的影响力,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也需要阿根廷的加入,否则阿根廷比索联盟成立,虽然对阿根廷几乎没啥用处,但给苏联人机会也不是美利坚人想看到的。 圣赫塞当然不会像必隆一样闭关锁国,反而利用国际机会扩张经济和工业,继续独立自主,不依靠任何大国,也是有机会的,代价虽然比较高,但比当狗是好不少的。 进行十多轮谈判,拒绝了很多不合理的条件为代价达成协议,通过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成员资格,解决了长期汇率僵化导致的贸易扭曲问题,成功获得国际金融支持。 阿根廷从世界银行获得一笔3000万美金的贷款后,终于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,让比索与美金实行浮动汇率,以换取国际金融支持,尽管原来的贷款金额少了2.7亿美金,但代价不高。 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多次努力,到后期阿根廷在国际事务上的努力,弗朗迪西本人在此也彻底认可圣赫塞的政策,不妥协激进党解散后加入统一民族党。 最近,阿根廷又宣布对巴盟四国取消了关税壁垒,使阿根廷的产品开始面向美洲的竞争市场。 长期贸易保护主义抑制了阿根廷工业竞争力,科恩内阁通过取消壁垒推动产业融入美洲市场。 如果不做出更大改变和牺牲,阿根廷的巴盟就会失败。 …… 除了欧洲人和美利坚人,阿根廷正在秘密接触苏联,这是阿根廷未来能够对抗美利坚的重要筹码。 苏联人的技术尽管粗糙,但各种军事工业,重工业都有很多阿根廷需要的东西。 圣赫塞的特使和勃列日涅夫的手下在柏林进行了亲切的交谈,下一步是莫斯科。 阿根廷未来2年将获得一笔超过50亿卢布的贸易订单,出口足够多的黄金,粮食,牛肉,轻工业产品用于交换苏联人的各种军事技术和装备,勃列日涅夫不喜欢做亏本的生意。 这笔订单对阿根廷来说物有所值,阿根廷开启了大量的军事装备研发,但基础还是十分薄弱,苏联人的技术就是救命的稻草。 机会就在眼前,阿根廷人当然要把握住,如果能够消化这部分技术,阿根廷不说能够超过法国和英国,超过西班牙和捷克斯洛伐克已经问题不大。 阿根廷已经大量扩招工科学生,大二大三的理工科大学生数量早已超过法国,而且阿根廷有足够的资金付给他们工资。 没有人知道这些技术能否给阿根廷带来什么未来,但阿根廷已经通过一部分技术从新华夏换到了自己需要的一些东西,比如在南洋地区势力获得新华夏的认可。 阿根廷将成为苏联人在美洲重要的棋子,这是科恩内阁要付出的一点点代价。 科恩内阁继续扩大了对苏联的贸易规模,换取阿根廷需要的东西。 在奥格兰共和国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前往阿根廷工作,新的合作增加了不少的基建岗位,转化了一部分农民,巴拉那联盟推动粮食出口使邻国农业劳动力释放。 阿根廷平均国民购买力三年增加2倍,平均工资已经从3000比索增长到4000比索,平均物价水平却足足降低了2成以上。 消费市场的扩大,催生了更多的中大型公司,让他们更加具备竞争力,更加强大。 这让阿根廷人可以购买到廉价的粮食和生活用品,吃饭这个大问题也很快被解决,恩格尔系数快速降低,而且房价稳定,房租稳定,普通人也可以在城市购买房子,虽然质量一般,但确实有住的地方,不像巴西人只能住贫民窟。 经济发展掩盖了一些矛盾,阿根廷资本家恐惧来自于农民和工人的力量,所以阿根廷底层人民处于一个非常黄金的时代。 阿根廷现在国富民富,消费持续流通,阿根廷的普通人也会越来越有钱。 这是竞争带来的物价下跌,全国统一市场建立后的物资流通加快,推动了全国竞争的来临,地方保护被彻底击碎,在偏远的萨尔塔省,物价也不会比布兰卡市高上太多。 彻底的土地改革带来的好处非常持久,让底层农民可以忍耐工农剪刀差,哪怕国家收走了不少粮食和税收。 阿根廷土改本质是砍了中间商,政府能收到更多的税,农民能保留更多的粮食,唯一受损的是地主。 科恩内阁将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农村资源集中用于城市基建和工业化,以快速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。 资本主义的本质仍然是掠夺,掠夺资源,掠夺资本,然后壮大自己,阿根廷改良资本主义,改造资本主义,让资本为国家服务。 强大的国家主义资本,把控了垄断行业,带来了超额的利润,可以轻易的扶持更多的新行业。 城市更能容纳国外人口并提供就业,农村则成为泄压阀。 很多地理位置不错,靠近大型工程的村庄发展壮大,可以从中获得工作,有的甚至发展为小型城镇。 科恩内阁的工业投资越来越激进,大量的工业化投资于主要工业城市和沿海城市,很多省份大多只能同时发展1-2个城市,其他普通城市仍然依靠农业发展。 普通乡村随着人口的增加,进入短暂的繁荣阶段,但真正发展起来的还是地理位置好的地区和城市。 在科恩内阁看来,乡村的衰落不可避免,通过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维持稳定,城市化作为最好的避孕药,科恩内阁仍然打算牺牲两到三代农村人口。 有些地方,乡下人种地加上打散工的工资甚至能超过城里的普通工人,唯一的缺点是没有其他的社会保障。 阿根廷地域广阔,大多数地方居住条件不错,因此可以塞得下更多的人,加上整个拉美大环境很差,而且军政府腐朽黑暗,比起美利坚的狂热和各种歧视,更多年轻人选择前往相对温和,且说同样话的阿根廷。 阿根廷虽然有歧视,但最多和后世的新沪一样,只是嘲笑你是乡下人,生活中倒是没有其他歧视,而且禁枪令,打击黑社会让这里治安远超美利坚,但如果是黑肤色,歧视可能更加严重一些。 阿根廷周边三国正在阿根廷化,特别是边境的经济特别区。 不过阿根廷的压制差异政策,强制同化也引发一部分人的反抗,加剧了民族冲突。 连圣保罗市的年轻人都有选择前往阿根廷工作的,奥格兰仍然面临转型阵痛期,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。 圣保罗的战争已经远去,奥格兰经济恢复到了战争开始前,但缺乏资金,与阿根廷的资本家相比,奥格兰资本已经不显露什么优势。 国营农业种植公司的开垦更加科学,尽管失去了建设兵团那样的奉献精神,但遗留的军队文化仍然保护了这片土地。 曾经的农业兵团变成了一个个大型农场,城镇,繁荣了阿根廷的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。 东北地区大规模清淤修建水利工程,改造农田,建设各种水坝,有效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,新运河为北方农业提供稳定水源。 农业工人把这些沼泽改造成了良田,种下水稻和各种农作物。 伐木工人把一棵棵树木砍下,不适宜种植果树的地区又种下了树苗,农业部要求必须补足同样多的小树苗,否则伐木的收入会被罚没一半以上。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也越来越多,减轻未来沙尘暴的风险。 圣赫塞极为重视垦荒,也重视树林和草场保护,在巴塔哥尼亚荒漠,一些湿润地区开始出现更多的草场,而不是农田,阿根廷像新华夏一样开始荒漠保护,在拉潘帕平原建立防护林。 伐木严重的地区甚至开始了封山育林,保证林木可以生长。 一些破坏力强的山羊绵羊被禁止在草场脆弱的南方大量养殖,而是改为室内或者从澳洲进口,这是国际贸易的一部分。 很多村庄因为新修的公路变得更好了。 阿根廷的城市很少美利坚那样的独户独栋,从布兰卡市流传开的筒子楼,到各种各样的新社区,钢筋混凝土显然更加结实,也更加耐用,树木一般制作成家具,或者出口,这让阿根廷的城市社区居住区与美利坚城市完全不同。 阿根廷住宅区不仅简洁大方,而且更容易修复,没有高额税收更加适合居住,还有各种廉价租房提供,城市可以容纳更多人口,加上水电齐全,所以没有出现贫民窟。 最近3年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、纺织、钢铁、造船、汽车、冶金等工业产业为阿根廷新增了近300万工作岗位,形成了一个个产业集群,很多大型工业区往往聚集数百家工厂。 如奥托市很快成为全国第三大纺织工业基地。 这个不生产棉花的城市,和布兰卡市一样,迅速发展了出口纺织工业,拥有超过2000家纺织服装工厂,纺织、制鞋等轻工业占出口规模突破2亿美金。 3年时间全国新增工厂超过12万家,全国工厂数量达到23万家,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。 很多老牌工厂产能和规模增加3倍以上,沿海城市的工业区已经接近德国鲁尔区1955年的水平。 在阿根廷,创办一家普通工厂的审批只需要一周,而且还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。 化工厂这样的污染危害严重的,如果在特定地区,最多2周就能搞定,普通公司审批一般只需要去管理局两次。 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整体的创业氛围,也吸引了很多周边国家的人到阿根廷来创业,税收各方面也都降低。 如乌拉圭的一批有想法的年轻人,直接被吸引到雷里奥斯省创业,巴拉那市和沿海的维多利亚市,康斯坦萨港市成为沿海经济特别区,不仅建立了保税区,还大量成立工业区,带动了工业发展。 经济特别区使用创新模式,建立服务型文官体系,一切都是为经济服务,雷里奥斯省建立了针对拉美地区的工厂,还开拓了澳洲市场,不仅从澳洲进口羊毛和各种矿产,还建立了新的国际航线。 澳大利亚作为阿根廷重要贸易伙伴,不仅进口阿根廷工业品,也大量出口原材料给阿根廷,建立了紧密的贸易联系。 雷里奥斯大学和悉尼大学建立学术合作,雷里奥斯工业大学则与堪培拉大学建立交流,巴拉那大学更是巴拉那煤钢共同体的学术机构。 巴拉那煤钢共同体在巴拉那市设立了一批常规机构,内阁在这里运营着一批重要的国营公司,并与蒙德维的亚关系密切,这里靠近乌拉圭铁矿区,所以雷吉奥斯联合钢铁厂也设置在这里。 布兰卡市技术引进合同数增长15倍,重点在机械、电子、汽车等新兴领域,稳住阿根廷第一大工业城市地位。 布兰卡港口集团管理着阿根廷第一天然深水港,而且还控制了丘布特省的马德林港,马德林港作为仅次于布兰卡港的超级港口,也在发展起来。 超级运河,潘帕斯运河已经挖成功,可以供给这个工业城市的工农业用水。 布兰卡湾号称阿根廷的鲁尔区,这里拥有四个大型钢铁厂,高炉转炉数量超过100座,钢铁总产能达到1700万吨,布兰卡市也成为阿根廷首个钢铁产能超过1500万吨的城市。 第(2/3)页